青花菜的定植及田间管理
- 养殖
- 2023-04-07 16:33:49
青花菜营养丰富,色、香、味具佳,是市场十分畅销的一种名特蔬菜,但在栽培上只要抓住定值以及田间管理,就可实现丰产,方法如下:
1、定植。夏播苗龄30-35天,5-6片叶时带土移栽,株行距50厘米×60厘米,栽好后浇定植水,以利缓苗。
2、追肥。①现蕾前以肥为主,定植后7-10天,用复合肥200倍液或腐熟人粪尿10倍液提苗,同时每亩施尿素2公斤;14天后每亩施尿素15公斤。②始现蕾,尿素每亩10-15公斤,塘施在植株周围,并配合防病虫,用尿素200倍液和喷施宝1000倍液隔14天轮流喷施。
3、中耕及灌溉。高温干旱应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度,灌溉结合施肥进行。连阴雨时要及时排水,勿使植株受渍。中耕一般在雨后或灌水后结合除草、施肥、培土进行。次追肥中耕除草一次,并进行培土,生育后期停止中耕。
注意要点:青花菜与花椰菜相类似,喜凉爽的气候,但其耐寒,耐热力均较强,生育造温为20-22℃,花蕾发育适温为16-22℃,植株高大,需肥水量较大,虽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保肥保水力强的壤土为适。
相关内容
雁来红的栽种知识?雁来红的生态习性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雁来红的生态习性耐干旱,不耐寒,喜湿润向阳及通风良好的环境。,喜肥沃而排水良好土壤。喜湿润向阳及通风良好的环境,忌水涝和湿热。对土壤要求不严,适生于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中,有一定的耐碱性,能自播繁衍。雁来红用种子繁殖,一般于4-6月播种,也可于3月下旬在温床中播种育苗。定植时,当苗高10-15厘米时上盆定植,盆土以基肥为主。上盆须带泥团,植后遮荫数天。生长期注...
雁来红应怎样繁殖与管理
雁来红通常用种子繁殖,5-6月份直接播于露地苗床。待苗长有3-4片真叶时,需进行间苗;当长到5-6片叶时,便可移到盆内定植。当苗长高至30厘米时,应设支撑以防倒伏。雁来红喜肥,即便是盛夏期也是如此,但是每次施肥的浓度不能超过0.2{bf},防止偏施氮肥而导致植株徒长和叶色不艳。...
敌草快除草剂使用方法 使用浓度和使用注意事项
敌草快是一种传导性触杀灭生性除草剂,可迅速被植物吸收并杀死有害草类。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敌草快除草剂使用方法、使用浓度及其使用注意事项等问题。一、敌草快除草剂使用方法敌草快除草剂主要用于免耕田时可在种植前2-3天每亩地用20%水剂80-130毫升兑水25-30千克喷杂草茎叶。若用于催枯脱叶,可在收割前6-8天,稻谷每亩用20%水剂100-150毫升对水常规喷雾,...
花菜属于什么类蔬菜 每亩产量是多少
花菜是十字花科芸苔属的一年生植物,又称菜花、花椰菜、椰花菜、甘蓝花、洋花菜、球花甘蓝,的原产地在地中海东海岸,于19世纪初传入中国。花菜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蔬菜,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花菜的亩产量是多少花菜亩产与品种有关。在良好的种植条件下,早熟品种一般亩产在4000-5000斤左右,中熟品种一般亩产在4500-6000斤左右,晚熟品种平均亩...
中药材白芷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要点
白芷别名祁白芷、川白芷、杭白芷、香白芷等,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白芷喜温和湿润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在荫蔽的环境生长不良,白芷主根深长,对土壤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夹沙土。白芷品种较多,有主产于四川的库页白芷(川白芷)主要产于浙江、福建、台湾等省的杭白芷(香白芷)等。白芷为多年生草本,植株高大,达2~2.5米。根粗壮,圆锥形。茎粗大,中空,具细纵...
豇豆种植技巧和豇豆田间管理办法
现在很多农民都会在田间自己种上豇豆,那么豇豆田间如何更好的进行管理呢?1.查苗补苗当第一对初生叶出现时,就应到田间逐畦查苗补苗。补栽的苗最好用纸钵于温室大棚内提早3-4天播种育好苗。若育苗移栽,则应在缓苗后进行补苗。2.中耕松土直播时苗出齐或定植缓苗后每隔7-10天进行一次中耕,松土保墒,蹲苗促根,伸蔓后停止中耕。3.浇水追肥豇豆前期不宜多施肥,以防止肥水过...
盆栽蓝莓开花结果需要几年,怎样养护
盆栽的蓝莓在秋季定植后,次年便可少量的开花结果,到第三年可正常开花结果,五年左右便可进入盛果期。蓝莓更喜欢酸性土壤,pH值为4.5-5.5。光照对于蓝莓的生长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长期光照不足,会导致植株的花芽少,影响果实质量。蓝莓不能经常施肥,种植时可向土壤中添加一定量的有机质。一、盆栽蓝莓开花结果需要几年盆栽蓝莓秋季定植后,第二年便可少量的开花结果,第三年可...
荔枝的种植技术,附管理办法要点
1、定植苗的选择:选择大苗,嫁接苗要求生长健壮、叶片浓绿、出土部茎粗至少应在1.5cm以上。2、土壤选择:定植地要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土壤。3、定植时期和方法:定植时期最好是春季或秋季,定植量一般为每亩18-20株(株行距7×7米或6×7米),定植前定点放线打窝,窝底施足底肥。一、荔枝品种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荔枝品种主要有大红袍荔枝、糯米橄荔...
加强田间管理陕西泾阳:冬小麦育苗条件改善
在陕西省泾阳县的一片麦田里,农业技术人员正在监测小麦的生长和土壤水分,并指导农民施肥。受去年秋季降水的影响,陕西部分冬小麦苗期状况较弱。从今年春天开始,由于更好的田间管理和有利的天气条件,小麦幼苗已经提高。陕西省泾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学家杜晓娟说:我县去年冬天主要有三种种苗,几乎没有一两种种苗,到春季,前两种种苗已达到全县小麦面积的86��...
高粱高产的田间管理方法
高粱是人们熟悉的粮食作物之一。它在中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种植,但现在是地区性种植。虽然它不是主要作物,但人们仍在种植它以追求高产。1、种植选地与其他作物相比,高粱抗旱,可以在各种土壤中种植。但最高土壤的留茬对高粱的最终产量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高粱的高产,必须避免在重复留茬和复种地区种植。2、幼苗管理在高粱栽培初期,要高度重视苗木管理,从疏苗到选苗,从田间除草...
河北省制定了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方案
针对河北省冬小麦晚播、弱苗的情况,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制定了《2022年冬小麦春田管理技术方案》,有效聚焦冬小麦春田管理,推动种苗形势转型升级,夯实夏粮收获基础,赢得年度粮食收获主动权。根据计划,按照适当的早期和分类管理的原则,大力促进播种小麦后期促进弱到强,早期增长稳定增长,努力办好水和肥料管理冬小麦春季和防止多个喷洒。提出了分蘖麦田、不分蘖麦田、“土壤覆...
安徽省小县及时开展春季田间管理工作
图为杨楼镇当地农民在麦田里进行田间管理。“春小麦田间管理应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苗情科学防治,及时施肥,清沟和小麦病虫害防治。”日前,安徽省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专家到小县杨楼镇考察小麦生长情况。农业技术专家高广春表示,现在已进入春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期,及时做好春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为小麦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刻不容缓。自立春以来,萧县杨楼镇的春耕春种工...
春耕备耕是四面八方的紧抓,田间管理也不放松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进入春耕准备阶段。抓住机会见到来自山东、陕西、甘肃的记者报道。山东新泰是一座多山的城市,主要种植红薯、花生和小麦。现在,农民们正忙着整地准备春耕。当地投资1000余台(套)大型犁耕机作业。此外,还派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调查作物苗情和土壤水分,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地进行精准管理。在陕西渭南、榆林、安康等地,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民田间管理和...
胡春华负责淮河流域冬小麦田间管理和水利建设
6月17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淮河流域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指导冬小麦田间管理和水利建设运行。他强调,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春季农业生产,争取夏粮丰收,推进水利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水利支持。淮河流域是我国冬小麦的主要产区,也是我国水利建设的重点地区。春华湖已抵达河南省信...
加强了几个主要产区的田间管理,巩固了收获基础
近期的雨雪天气对小麦后期的安全越冬和绿色生长非常有利。在主产区进行田间管理,巩固收获基础。近日,安徽省迎来了立春以来的第二轮大规模雨雪天气。今年,皖北雨水总体较少,麦田略显干燥,已不适宜施肥。看到雪花纷飞飘落,营尚县粮农罗英利急忙给农民喷洒绿色肥料。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望岗镇金塘村的种粮农民罗英利:我们一直期待着雪,雪终于来了。今年小麦长势良好,我们将努力在虎...
山东省菏泽市2022年冬小麦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一、小麦苗期现状2021年菏泽市秋播总面积为9109万亩。截至12月8日调查,1类种苗130.3万亩,占总面积的14.3二级种苗329.5万亩,占总面积的36.2三种种苗447.2万亩,占总面积的49.1��一针一苗,覆盖面积135.4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5.48万亩。二、可能出现的问题1、播种深度一般较浅,局部较深,苗情复杂,管理困难。2、晚播面积大,播种...
河南省洛阳市2022年冬小麦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一、小麦苗期现状2021年,洛阳市秋播总面积357.32万亩。截至12月23日调查,I类种苗33.92万亩,占总面积的9.49二类种苗183.68万亩,占总面积的51.4三级种苗139.09万亩,占总面积的38.9��三种种苗中,单苗43.1万亩。此外,全市还有6000亩因播种晚,特别是11月15日以后播种的一小部分麦地,尚未出现,属“*吴”州。二、可能出现...
陕西咸阳市2022年冬小麦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一、小麦苗期现状2021年咸阳市秋播总面积为299万亩。12月22日调查,某类种苗面积69.5万亩,占总面积的23.2二级种苗1108万亩,占总面积的37.1��三级种苗1187万亩,占总面积的39.7其中“一针”田4.2万亩,占总面积的0.1。二、可能出现的问题1. 苗期情况:平均总茎数不足,三种苗期所占比例过大,整体生长乏力。2、水分:麦田有足够的土壤水...